初夏的呂梁山區(qū)桃紅柳綠,到處都是一片春耕春播的繁忙景象。方山縣境內,209國道沿線,一棚又一棚的
日光溫室和大棚蔬菜鱗次櫛比、錯落有致地橫亙209國道兩側,構成了呂梁山上一道獨特的田園風景。農民發(fā)自肺腑的喜悅更勾起了記者的好奇:“有煤礦為俺們出錢建大棚,再也不用心慌想種蔬菜沒錢投資的問題了!”
在方山縣南大武鎮(zhèn)大武二村農民段林沖把記者帶到了自己的
日光溫室,濕熱而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,齊整整、綠油油的柿子苗、辣椒苗等蔬菜秧苗長勢喜人,“現(xiàn)在俺7分地的秧苗都已到了出苗的時候,比以前至少提前了一個半月,有了
日光溫室,俺的蔬菜提早一個月上市也肯定不成問題。”按耐不住內心喜悅的段林沖在記者面前算起了帳:“以前建設一棚
日光溫室,需要投資8萬元,一棚蔬菜大棚也要投資將近3萬元,因為沒有技術指導,失敗的時候很多!薄艾F(xiàn)在好了,煤礦為俺們投資建大棚,政府為俺們出錢請專家,還給我們村打了11眼水井灌溉蔬菜,種出來的蔬菜煤礦還會按市場價回收,怎么算都是穩(wěn)賺不賠的好事情,今年我的3畝6分地增收6萬塊錢肯定不是問題!
來往于
日光溫室和蔬菜大棚之間,記者時時能感受到菜農們發(fā)自內心的喜悅。走進農民岳全銀的單體蔬菜大棚,一位操著外地口音的技術員正端著大棚中央懸掛的一支溫度表察看,放眼望去,幾個角落里都懸掛著溫度表,幾位農民正按一定的株距栽植黃瓜,溫熱而潮濕的空氣逐漸讓記者的眼鏡朦朧起來,滿頭大汗的岳全銀笑哈哈地迎上來:“壽光的這位師傅真好,教我們的都是真技術,現(xiàn)在才知道俺根本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,以前懂的技術實在太少了。”
離開大武鎮(zhèn),由南向北驅車行駛在縱貫該縣的209國道,交通沿線的田野里、東西兩側的山梁上,到處是農民忙碌的春耕圖,在峪口鎮(zhèn)東灣村,集中連片300畝的一座農業(yè)示范園區(qū)正在緊張地施工建設.方山縣縣長田安平告訴記者,這是由該縣新星煤業(yè)有限公司新建的蔬菜大棚示范基地,該縣將用兩年時間在這兒建成一座占地1000畝、集觀光、采摘、蔬菜種植為一體的農業(yè)示范園。
今年以來,方山縣縣委縣政府幾經(jīng)研究,決定走出“工業(yè)反哺農業(yè)”的新路子,由政府協(xié)調土地、聘請專家,境內5座煤礦出資,以每戶煤礦企業(yè)不少于50畝的標準新建大棚,交給農民種植蔬菜。目前,大武鎮(zhèn)駐地煤礦霍州煤電集團呂梁山煤電公司的店坪煤礦、木瓜煤礦,金暉凱川煤業(yè)3個煤礦已經(jīng)分別拿出了300萬元用于支持蔬菜大棚建設;峪口鎮(zhèn)駐
地煤礦新星煤業(yè)有限公司已鋪開了300畝農業(yè)示范園區(qū)建設工程、金暉瑞隆煤業(yè)已鋪開了50畝山地蔬菜大棚建設工程。全縣由煤礦出資建成的
日光溫室大棚已達到260畝、蔬菜大棚已超過300畝,遠遠超出了一年共建250畝的目標。